中午12点,华强北,赛格大厦附近。 中午12点,华强北,赛格大厦附近。
一群阿姨在对骑手们窃窃私语。十几秒钟后,他们拎起饭盒,向附近的楼房冲刺。
60层的高楼,3000多家店铺,10分钟一部的电梯——对于外卖骑手来说,高峰期走进这栋楼,无疑是推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后续的订单将全军覆没。
但在我姑姑眼里,“禁区”是他们赚钱的福地。
凭借熟能生巧的经验,他们拿着骑手的最后一棒,绕着大楼走了一圈,短短十多分钟就把外卖准时送到了。
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为“跑单阿姨”,当然,更吸引眼球的是“月入过万”的标签。
一周前,我来到赛格电子市场,有一次“卧底”的经历。
这和小江湖没什么区别。对财富的渴望,对利益的争夺,过去的美好,不对外人透露的艰辛,都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激烈
战斗开始了。
一张不锈钢小桌子被七八个老年妇女围着。他们刚拉完货,趁着中午休息赚点外快。
几个女人互相推搡着,不停地伸手去拿桌上的外卖——但都是用一只手,因为在另一只手里,六份外卖已经被五指勾住了。
李丽想维持现场的秩序。“阿姨,你已经有10单了,可以走了”;
“阿姨,你去楼下拿一个好吗?”偶尔她会放下狠话。“姐姐,你不走,我就不给你结账。”
两周前,李丽和物业协商,在赛格电子市场旁设立了一个外卖代收点。饭菜由阿姨送到顾客手中。
一单两块半,她一单,她阿姨一单半。
“赛格赛格”,中午烈日下,李丽对着路边的外卖小哥大喊。
粥太多,冲突在所难免。余拉完货,赶紧跑过来,想抱几床床单。旁边一位阿姨完全张开双臂,转过头对她说:
“先到先得,你懂规矩吗?”
玉莲的眼睛很细长。听到这里,她的眼皮睁开了好几层。“为什么先来后到?没有你这种人。”但她没有再争取,就像小媳妇一样,哼了一声就走了。
李丽连忙哄着她回去。“别走,小妹妹。稍后会有账单。不要去。”
作为旁观者,我也决定加入战斗。
我主动要求莉莉帮她写账单。我天真的认为骑手报门牌号我写在便利贴上贴在饭盒上没什么技术难度。
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
高峰时段,五六个外卖员同时冲到不足两平米的摊位前,不断从嘴里吐出数字和字母,立体包围,仿佛无数只苍蝇在我耳边嗡嗡作响。
慌慌张张地把4064写成4046,小哥突然吼了一句“什么鬼,送错了要付出代价的。”
在滔滔不绝的数字和字母中,我也想确认一下它们的归属——有车友带来了两三单,写下数字后,我抬头指着桌上的饭盒问:
“4001a是这个订单吧?”
长期无人认领的外卖食品与此同时,我旁边的阿姨正在催促我记下他们点的菜。“28号,6单,小姐姐,快点!”
被各种焦急的声音包围,我变得焦躁不安,用一种我没想到的音量回答:
“你没看见我正在写名单吗!催我有用吗!”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外卖骑手,对于跑单的阿姨。
一米开外,李丽向上挥着手。“老太婆,你在做什么?抢了我的地盘算不算男人?”
大妈心虚地瞥了一眼,还是让小哥扫了二维码,然后快步冲进楼里。
李丽还是被掐断了。
目前这个有物业背书的代收点才开业两周。很多外卖骑手还不知道,很多“散户”都想分一杯羹。李李一统江湖,路还长。
秘密
代收点的紧迫感会一直持续到外卖送到目的地。
十二点半,周舫在电梯前焦急地等待着。
她手里拿着七张钞票,十个手指紧紧勾着。人群开始涌入,电梯停的时间越来越长。
周舫在电梯里不停地回头。好像只要电梯一开,她就会冲进去。
门开了,在里面的人出来之前,周舫像蟋蟀一样挤进去,用指关节按了65楼。
她站在角落里蹲在地上整理饭盒,以中转楼层为界分成三块。
“电梯上有去哪里的标志。不要愚蠢地爬楼梯。先坐高楼,依次送下来。”周舫告诉我,而分摊法案。
在65楼,周舫闪了出来。出门的一瞬间,50多岁的女人确定了方向,“6511a,你往右走”。
虽然比她小十岁,但还是很难跟上她。不到一分钟,她找到了“11a”,在门后轻轻问了句:
“你好,外卖来了。能不能放在桌子上?”
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她就开始向出口跑去,用力推开门,跑下楼。
她跑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还记得我。“慢慢来,别摔了。”
55楼,40楼,30楼,我们一层一层的往下走,在每一层上驰骋。在懒人中,我们就像一道失焦的闪电。
12点55分,还没到档口,7个订单都送完了。汗水从额头滴下,她喝了口水,拿起篮子里的外卖,跑向一楼的电梯。周舫花了一周时间才掌握了寄送账单的秘密。
“起初,我很愚蠢。我直接爬楼梯到了20多层。交货后,我坐电梯去了高楼。”
周舫过去在办公室工作,所以她没有多少锻炼时间。她连续跑了好几次20多楼,有一次跑着跑着就抽筋了——那天只挣了100多,医药费花了400。
现在,她不仅知道从高楼层跑,还知道乘电梯时,要选择能直达换乘楼层的那一个。如果等不到单层电梯,可以坐双层电梯,爬楼梯的时间比等电梯快很多。
无论选择电梯还是楼层,最后都是五个字:争分夺秒。
它可以节省时间和进行更多的旅行。对于大妈们来说,比中彩票还开心,虽然只赚十几块钱。
不锈钢的桌子上放着一张桌子,每个阿姨对应着自己的号和奇数。
8号的数字46特别突出,很多大妈围过来看,惊叹不已。“这个人太厉害了,他真的会跑。”
阿姨的命令8号正坐在大门口的楼梯上,拿着勺子往保温杯里舀。我俯身祝贺她今天的记录。她挥挥手,嚼着玉米说:“我在这里做了很久的清洁工,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胜者云淡风轻,伴随着后者落地的焦虑。玉莲只跑了七个订单,一看到这个数字就叹了口气。“哦,真的,我不能买这种小青菜。我好担心。”
午饭后,周舫决定去一趟市场部。这就是“福地”中的“禁地”——店铺众多,分布复杂,毫无章法可言。
"把所有的门牌号都写下来,到时候就容易多了。"正在用黄擦膝盖,那是他上次跑下楼留下的淤青。
矛盾
下午三点,李丽开始给阿姨结账。熟悉的保安会过来开玩笑“你今天赚了多少钱?”
“发鬼财。”李丽抽着烟,胖乎乎的手在计算器上飞快地敲击着,显示屏上的数字最终停留在了265。
一块,这是今天所有的收入。
我跟她说网上有人说做这个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她抬头笑了。“我连一万多块钱都赚不到,阿姨怎么会呢?”
李丽和丈夫在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做口岸的消毒工作。
她听说以后这个区域要重新规划,要设立统一的外卖代收点,于是在广场前买了一块地,和物业协商,招跑单的人。
在她看来,阿姨自己接单,并不是来找她挣多少钱的。“到时候,小弟们会跑到我这边来的。他们会在外面捡什么?”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有些阿姨更怀念过去的日子。
两年前,大妈们在广场上自由散漫,随意拦截外卖小哥。那时候一箱鲜马是有补贴的,一单甚至可以10块钱。
徐阿姨一年前开始跑单。据她回忆,每个人接50单不成问题。“现在一次只有一块。抠手指缝。”以前那些黄金般的岁月在车友眼里就是一场赌博。
肖建国在华强北附近做骑手多年。说起姑姑的“个体户”日子,他觉得有点不靠谱。
“我有一次给钱,是我阿姨给的。结果客户给我打电话说没发货。我联系了阿姨,没接电话。最后,我输了这顿饭。”
加班也是一个普遍问题。肖建国遇到了最夸张的一件事。他一个半小时没送上来。最后他想让姑姑赔钱,发现姑姑把他拉黑了。
“也有很多靠谱的阿姨,不过看运气。而且阿姨不是天天在华强北,很难成为熟客。”肖建国说。
现在有了李莉,车友们似乎都很放心。她承诺会很快送来账单,如果有任何问题,她会支付餐费。
两个承诺中,前骑手还是不满意。赵明来到小摊,发现地上有一堆外卖。我看了一下,20分钟就送到了。
“你在做什么?饭还没送来。”听到赵明的骂骂咧咧的叫声,李丽赶紧安抚道:“马上送,阿姨,别挑了,现在就送。”
我往旁边看了看,阿姨正在慢慢的挑单。大家都想做同花顺——有高楼也有矮楼,避开市场部的楼层。
李莉的催促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音乐。还有一些,等着凑成六胞胎。“你为三个订单跑什么?我再等几单。”
大妈的犹豫,带来了两张68元的赔偿账单。这两个命令是谁接的?追踪他们是不可能的。场面太乱了,就算问了,大妈们也不会承认。
单数也从265变成了225。
厉力永用笔敲着桌面,想了很久,告诉我未来的计划:
“我要筛选人,挑单的不要。我就定5个人,300单,每人60单。多好啊。”
她还准备规定每人一次只准接八单,“不听话就踢你一脚。”
没有人知道这个计划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老板和阿姨都有各自的利益,情况总会有点复杂。
但是不管赚多少,都要走下去。
玉莲正在把货物放在手推车上,拉货物30元,她利用空赚得更多。
她小声跟我说:“我们这里有阿姨拉货在深圳买了两套房。这不是很神奇吗?”昨天让玉莲生气的阿姨是一位60岁的老人。下午四点,老人坐在通往地下室的走廊里,啃着一个咬了一半的苹果。
她使劲揉了揉眼睛,觉得有点累。
李莉收起了她的太阳伞。她跟我说,如果年底不赚钱,她就收拾东西走人。“我靠杀人赚更多的钱。”
铁打的华强北,流动的财富经典。
经过两天的体验,我瞥见了华强北在这个小社区里从未失去的野性。
草根,投机,效率第一,更重要的是,总会有人能在夹缝中生存。
农村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支持和鼓励农村创业,许多国家都推出了相应的...
开始一个冷门的小生意,月入5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收入。对于想增加收入的人来说,做一个冷门的小生意...
2022年适合做什么生意赚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和物质需求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
2023年你有哪些赚钱的好机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赚钱的机会会越来越多。2023年,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赚钱: 1....
这是范晓写的第二篇关于电子商务副业的文章,也不错,但是不够详细。我在电商行业做的时间最长,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做...